陈大叶的个人网页

    查看: 866|回复: 0

    他放弃百万年薪来到这里,唯一的要求竟是……

    [复制链接]

    1008

    主题

    1010

    帖子

    3532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Rank: 9Rank: 9Rank: 9

    积分
    3532
    发表于 2019-9-10 11:09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要退休了,作为全国重点高中校长、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,他在全国教育界都广获认可,有民办高中开出年薪两百多万挖他,但这个“名校长”却做了一个决定,让很多人看不明白。
    203fb80e7bec54e7b4425935a415f0554fc26a25.jpg
    2016年,他来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,当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。这是所高考成绩在全州垫底的“差校”,而他开出的唯一条件是:解决吃住,分文不取。
    eaf81a4c510fd9f915e661f20500bf2f2934a46e.jpg
    陈立群的自我评价是,不置一分钱房产,不炒一分钱股票,写过16本书,当过5所中学的校长。他要在这所“差校”实践平民教育的理想,在苗族人口占比98%的“天下苗族第一县”,给这帮苗族孩子开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,更要影响成千上万户苗族家庭的未来。
    全国名校长在小地方遇难题
    来台江前,他最放心不下90岁的母亲,老母亲得知儿子要去支教,非常支持:“我身体好着呢,不信我跟你打赌。”而台江县教育局局长龙峰不知道,他大胆的邀请,能否得到陈立群的同意。
    f3d3572c11dfa9ec7c2fc9f37cfd9c06908fc180.jpg
    邀请说出口,龙峰自己都觉得不切实际,况且就算陈立群答应了,台江这座偏远且贫困的县城,又能拿什么招待好这位名校长呢?然而陈校长没开条件,“解决吃住就行”卸任浙江省的国家重点高中校长,来到距离杭州1400公里外的贵州山区,陈立群开启了他分文不取的支教生涯。
    adaf2edda3cc7cd92e6e4a9f192c4a3ab90e91e3.jpg
    支教绝不是一次理想的浪漫之旅,一身西服、打着领带、背着双肩包,师生都被这位空降的校长“帅”到了。但刚在学校转了一圈,陈立群的眉头就皱了起来:这哪像学校的样子啊?3000多名学生只有一个食堂,刚端出来的菜盆边上,密密麻麻停满了苍蝇。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宿舍,公共厕所气味扑鼻……陈校长从硬件着手,改善食堂环境,从一口锅,变成三个食堂六口锅。
    f703738da9773912bda8d74fd034ed1d377ae2c0.jpg
    学生搬进了六到八人、带独立卫生间的宿舍。偏远山区硬件条件不好能够理解,可民中的教师状态和学习氛围之差,才更让陈校长感到诧异。校园本是宁静之地,可是台江民中晚自习,吵吵嚷嚷好似菜市场,老师不管,学生不学。
    94cad1c8a786c917473993eced101bca3ac757db.jpg
    刚来,他面对的便是险滩硬茬。陈校长决定从课堂氛围下手,他带着小板凳旁听一节高三语文课。结果老师不负责任、照本宣科,把作文的开头当作了结尾去讲。还有教师迟到早退,45分钟的课20分钟讲完就走了,这让他感到诧异,并痛下决心,准备改变。
    00e93901213fb80ee8430b9717fc442bb8389496.jpg
    不破,不立。对待“乱校”须用“铁腕”,他的“雷霆手段”接踵而来,直击学校沉疴。随后,陈校长又将另一名老师调离岗位,因为他上课没有教案,跟着感觉走。不到一个月,两位老师接连被撤岗,这件事震动了黔东南教育界。很多习惯松散的老师,一下子把精神都绷紧了。课堂大于天,这个理念唤醒了全县的老师。陈校长制定新的规章制度,把这所原本涣散的学校拉回正轨。
    242dd42a2834349b61833cc5e9c77ecb37d3be9f.jpg
    爱与责任
    “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学生是老师。”他用“雷霆手段”唤醒老师们的责任心。显然,一味“雷霆手段”也不是他的初衷,如何提振教师士气、激发教师潜能,成了陈校长急需解决的另一道难题。新学期开学,他收到一封辞职信:“我是铁了心要走。”这突如其来的辞职信是刘明老师写的。陈校长赶到台江县人民医院,原来刘明的妻子头天晚上生了第二个孩子。
    刘明坦言,3000元要养活家里六口人,难。不得已才想离开工作了15年的民族中学,去薪水更高的民办中学。听了这,陈校长挽留的话实在说不出口。他何尝不知道教师收入微薄的难处?他只能说,学生们都很想你,盼你能回来。刘明听了眼睛一红“辞职信我收回吧……”
    陈校长几乎每个月都要面临这样的挽留。因为待遇跟不上,台江民中每年都有十几位教师离职。为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,他没少跟当地教育部门争取,增设目标考核奖、教学质量奖等,但当地财力实在有限,到手的补助杯水车薪。
    2f738bd4b31c870179d332673c52f52a0608fff9.jpg
    他把20多万元奖金捐出来,那是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杰出人才奖,在台江设立“奖教金”,每年奖励9名教师,每人5000元。他拒绝了年薪200多万的高薪,来到贫困山区,分文不取,反而资助学生、奖励老师。陈校长在贵州支教三年期间,走访过100多名学生的家,资助学生家庭的金额累计超10万元。
    他去过最远的一个孩子的家,需要先开车一个半小时,再坐烧着柴油的小船45分钟,最后走路半个小时。更让陈校长焦虑不安的是,另一座横亘在人心里的“大山”。台江县至今仍然没有脱贫,群众依靠外出打工赚取微薄收入,留守在家的儿童数量居高不下。
    当地流行的观念是“读书无用论”、“早点打工好”:大节三六九,小节天天有;喝酒、斗牛、打麻将,等着别人送小康。陈立群到任后召开家长会,看到有的班家长还没老师多,可见教育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。台江民中作为全县唯一的高中,过去几年,高考成绩在全州垫底。一些学生靠着国家和社会的资助,注重享受而不思进取,学生对手机的迷恋超乎想象,早恋、抽烟、沉迷游戏等现象,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辍学。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长,他又能如何?
    08f790529822720eb2e6262e5ee66143f31fabe9.jpg
    他打的第一张牌就是严格管理,宣布进入校园安静环境学习月。原先像是四处撒欢儿野马驹的学生,突然被新校长的这根缰绳一拉,像是有一记无形的教鞭抽在了心上,一盘散沙式的学习氛围在逐渐改变。浮躁止于宁静,惊雷响于无声。
    2fdda3cc7cd98d10e48532a03e12d30b7aec9084.jpg
    如果说行为习惯可以刻意培养,那么对学生精神层面进行引导,才正是陈校长大显身手的时候。通过国旗下演讲、成人仪式,他去激发学生的斗志。这些学生们从没有听过的活动,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人生的新大门。经常有学生给陈校长写信:“是您的到来,才让我有了‘走出贵州’这个不平凡的想法。”
    4610b912c8fcc3cef437f5ad8d68bd8dd53f206e.jpg
    他改变的,不只是这群苗族孩子
    因为陈校长,台江民族中学的一大批学生,改变了生活的选择,改变了命运的轨迹。2017年6月,他带的首届毕业生高考,全县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唯一的高中。最终高考成绩揭晓,台江民族中学考入一本的学生数量从40多个增长到100多个,从家长到亲友无不感到欣喜。
    9358d109b3de9c82f136390f4baceb0f18d84395.jpg
    往年,台江中考前100名的学生中,留在台江民族中学的只有十来个人,而2018年人数变成95人,翻了几倍,全县中考状元也第一次留在民中。2019年,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,有561人考取了本科,本科成绩完成率达到了183%。老师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,得到老百姓的认同,尊严感就上来了。
    023b5bb5c9ea15ced61a3f17952d51f63b87b2ef.jpg
    无论是对学生,还是老师、家长,他都重视“心灵唤醒”、“精神教育”,通过激发学生们的进取心和责任心,改变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命运,尊师重教的民风也在慢慢形成。陈校长号召老师们走进寨子,把社会最底层撬动起来,让苗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意义:考出一个孩子,脱贫一个家庭,带动一个寨子。陈校长的微信头像,是台江县小江小学,那是一所教室用木板钉起来、四面通风的老旧小学。陈校长以此激励自己,争取给孩子更好的求学机会,才能用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。
    “给钱总是要花光的,给物资总是要用完的,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,才能使家庭的贫困不会成为世袭。”——陈立群:《我的教育主张》
    他谢绝了省州县一切奖金补贴,也谢绝了一切宴请饭局,别人宴请时,他总以“我是来支教的”来谢绝。他要为台江培养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。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,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,关键在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。台江县周边县城的小初高校长,都是他的徒弟。不仅仅是台江民中的老师受益,全县老师都受益。
    dc54564e9258d109280ee7e9f575a7ba6d814daa.jpg
    一批贫困生被扭转的人生
    陈校长34年中当过5所学校的校长,面对不同的生源和起点,他都把后进的学校带到拔尖的水平,成就了响当当的“全国名校长”美誉。
    19年前,陈校长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创办了浙江省首届宏志班。2001年,正在一个小作坊打工的董永军,突然接到电话让他回家,他还不知道,家里来的人,将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。回到家的董永军他没想到眼前这位中年人是校长,而陈校长也没有想到,这个用泥瓦搭盖、多处漏风的土屋,竟然就是董永军的家。因为父亲常年赌博,董永军家里几乎一贫如洗。陈校长按捺着内心的诧异,把录取通知书交给了董永军。
    79f0f736afc3793164a24da7c9e9dc4042a9112c.jpg
    陈校长专程送给董永军的通知书,是浙江首个宏志班的首届录取通知书。宏志班招收品学兼优、家庭困难的学生,为他们免除一切费用、提供补贴。“人生而平等”,带着这样的初心,陈校长摸着石头过河。为了筹集资金,他数不清敲了多少家企业大门,走访了多少山区中学,吃了多少次闭门羹。
    入学后,这些宏志生们的性格问题逐渐显露:体弱多病、内心自卑,不愿意和外界接触。为了改善宏志生们的性格,他教学生怎么生活,不能死读书。他提议成立铜管乐队、长跑队,孩子们自此变得阳光、乐观、自信了。陈校长对这些寒门学子的改变,不仅仅是命运上的,还有心理上、心态上的。
    c75c10385343fbf27b389d2b9153a18565388f50.jpg
    拥抱着这样的爱与责任,浙江省首届宏志生交出优异成绩单。首届宏志班51人中有45名上了一本线,第一名更是被清华大学录取。陈校长一共带出了12届宏志班,招收的951名学生全部考上大学。相比于成绩,他更坚信一句话:“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,其次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。”
    2934349b033b5bb5d811aa942dfebe3cb700bc4c.jpg
    在董永军看来,陈校长给他最珍贵的,是给了他“精神支柱”。有一次高中放假,陈校长送他回家,一眼看去房子没了,他家变成了一片废墟,墙全倒了,什么都没了。董永军一下子崩溃了,呆呆地站在废墟上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陈校长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说,这个家没了,你在杭州还有一个家。董永军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句话,此后放假,校长都会带他去家里住两天,即便他的成长过程中缺失过爱,但在宏志班,他得到的全都是爱。
    反哺这个时代,当年的宏志生在回报
    “儿去贵州,不为功利,不求功德,只为心愿。”这是陈立群告别老母亲的话,不止如此,他还把一个人的支教,变成一群人的勠力同心。从创办宏志班,到现在办好一所宏志校,陈立“爱与责任”的办学理念,影响到更多学生和老师。一批批宏志生已经长大成人,将宏志精神传递到更多的土壤上。朱华彬和宏志班的同学一起去看望校长,苗族孩子身上的那种无力感,和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眼神,直勾勾地戳进了朱华彬心里,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。他们决心像校长那样去帮助更多的孩子,正在筹备宏志基金,以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求学梦。
    陈校长当年用心呵护的幼苗已经长大,他唤醒的不只是孩子们的宏图大志,更是用爱唤醒了他们那份感恩的心。这样的一种传递,这样一种奇妙的命运相系,跨越时间和地域,让我们看到爱的力量,人性的光芒,以及这片土地的希望。教育的最大魅力,不仅仅是锦上添花,让好的更好,而是雪中送炭。
    54fbb2fb43166d2202e44210580e62f29152d251.jpg
    在《时代楷模发布厅》的现场,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颁发奖章和证书,授予“时代楷模”陈立群以国家荣誉。在很多学校都挑剔生源质量的今天,那些聚光灯照不到的贫困家庭孩子,那些所谓的“差校学生”、基础薄弱的“留守儿童”,我们该如何给他们光明的前途?他用“花甲之年入深山”的行动,给了我们答案:人,生而不同,禀赋不同,成长的环境也不同。教育的奇迹,就是千百万像陈校长这样,有理想、敢担当的老师创造的。
    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当年宏志班的前三届学生代表和台江中学的苗族孩子们,特意为陈校长送上节日的礼物。首届宏志班班长陈水珠,在浙江化工进出口公司任高级主管;第二届宏志班班长高坚强,在华媒控股任董事会秘书;第三届宏志班班长张巧月,在自主创业。他们代表陈校长带出的951名宏志班学生,为校长献上了宏志生迈向社会后的成绩单。
    教人无问贵贱,育人不分优劣。让我们一起道一声:老师,您辛苦了。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陈大叶的个人网页 ( 苏ICP备19026772号-1 )

    GMT+8, 2024-12-22 09:05 , Processed in 0.09251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